海绵城市是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将城市建成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体。通俗地讲就是下雨时能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海绵城市建设从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着手。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工程技术措施,控制城市雨水泾流,实现低影响城市开发建设,最大限度的减少由于城市开发建设行为对原有自然水文特征和水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从而实现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城市水资源、改善城市水环境、提高城市水安全的多重目标。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到2015年,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武汉等地,全球平均每年有180座城市被水淹,说明我国城市雨洪管理和建设相对滞后。
2013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2014年底,有关部门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目前有30个城市正在试点。